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提防开发商的另类融资

发表于2010-08-25
从多个政府部门传出的信息显示,时下,政府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投机炒作,巩固调控的初步成果,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对此,一些房地产企业开动脑筋,找出一些不正常的融资手段,值得注意。

房地产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,其资金链状况对行业发展影响至关重要。“新国十条”调控政策落地,剑指房地产资金链。其实,从调查情况看,目前不少地方房地产企业采取变通筹资手法,维持资金链正常运行,使得资金链在调控风暴下有惊无险,紧而不断,规避了“新国十条”调控带来的风险。

比如,一些房地产商通过签订虚假合同骗贷,以解决资金问题。有些房企以签发支票作为质押等多种方式,向单位和个人筹资以稳固企业资金链。有些房企与重点工业企业合作成立房地产公司,吸引工业资本投资房地产。有些房企借上游业务单位之名向银行贷款筹资,房企以同期银行利率支付利息。有些房企以关联企业名义向银行贷款筹资。此外,还有一些房企以高额回报向社会集资,向内部职工送股参股筹资,等等。

尽管本轮调控不少房地产商“不差钱”,但如此底气十足与调控政策博弈抗衡,主要还是他们手上具有维持资金链不断的筹资砝码。因此,相关部门既要防范开发商以资金链断裂“假摔”要挟政策转向,更要加强监管规范房地产企业筹资融资秩序,防止和遏制房地产商违规筹资融资,进而掣肘、抵消“新国十条”金融调控政策的作用。

上一页|1|
/1页